瀏覽: 日期:2021-07-22 11:14:47
無人機是現代戰(zhàn)場的寵兒,偵察攻擊樣樣都行,只要有戰(zhàn)爭的地方,幾乎都少不了無人機的身影。我國的彩虹、翼龍系列無人機都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,受到了很多國家贊譽。
為什么中國在無人機領域如此強大?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,我們曾經深受無人機的侵害,整個冷戰(zhàn)期間,美軍無人機侵犯中國領空將近400次。仗著飛得高,機身又小,不易被發(fā)現,這些無人機一度在中國領空橫行無忌。
“火蜂”無人機是美軍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裝備的主力無人機,除了用作靶機外,大量改裝成偵察機,對中蘇等國進行偵察。美軍用一般用運輸機掛載“火蜂”,接近目標空域后投下,由無人機自主飛行。完成偵察任務,回到公海上,再用降落傘進行回收。
跟現代的無人機相比,“火蜂”的各項性能都很原始,但是在六、七十年前,這種無人機是妥妥的高科技。它的尺寸只相當于普通戰(zhàn)斗機的一半,不容易被雷達發(fā)現。最主要的是,它能夠飛到18300米的高空,非常難以攔截。
攔截“火蜂”這樣的無人機有兩個難點,一是雷達定位要盡量提前;二是解決極限高度上的瞄準和開炮問題?!盎鸱洹鼻秩胛覈峡盏臅r間一般不會很長,雷達盡早發(fā)現它,才能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攔截作戰(zhàn)。這就對雷達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
而當時中國空軍的主力戰(zhàn)機是殲六,最大飛行高度17900米。別看這個數據只比“火蜂”少了400米,在這樣的高度上,空氣非常稀薄,殲六的操作性能大幅下降,稍微不慎就有可能失控。這道理跟汽車在冰面上行駛,方向盤打得急一點便會飄起來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在前幾次攔截中,中國戰(zhàn)機就出現過這樣的險情,并損失了戰(zhàn)機。1964年10月13日,一架“火蜂”進入廣西上空,殲六在17600米高度發(fā)現目標后,三次開炮均未命中。
情急之下,飛行員開馬力想把目標撞下來。不料由于動作過猛,不僅沒撞到,反而使自己的戰(zhàn)機陷入螺旋急劇下墜。幸虧飛行員及時跳傘,才能安全落地。
為了對付“火蜂”,空軍指戰(zhàn)員們針對敵我雙方的飛行特點,精心研究了一個多月,終于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戰(zhàn)法?,F在只要“火蜂”再次入侵,就可以給它點顏色看看了。
打這種無人機和一般空戰(zhàn)不一樣,普通空戰(zhàn)只要咬住敵機尾,瞄準開炮即可,我機的高度與敵機一樣,或者略高一些。打“火蜂”則是完全不同的,18000米高度是攔截作戰(zhàn)最大的難點。
因為在此高度上,殲六很難長時間保持平飛,只能由低處往上躍升,發(fā)現目標后必須快速開火,射擊窗口非常小。一旦沒有擊中,殲六便只能回到低處,重新躍升開火。
這樣的交戰(zhàn)過程,對飛行員技術和心理素質的要求非常高,經過多次訓練后,才確定這種戰(zhàn)法可行。空軍飛行員們摩拳擦掌,就等著目標上門了。果然沒多久,“火蜂”又來了。
11月15日中午11時53分,一架“火蜂”侵入我國海南島上空,執(zhí)行偵察任務。雷達兵首先對“火蜂”進行準確定位,確保我軍戰(zhàn)機能夠及時攔截“火蜂”。
12時20分,中隊長徐開通發(fā)現了目標。他迅速駕駛殲六戰(zhàn)機,爬高至極限高度,追至目標機尾400米處,果斷按動射擊鈕,三門航炮立即發(fā)出怒吼。無奈“火蜂”的身材嬌小,炮彈擦著機身飛過,沒有一發(fā)命中。
徐開通抓緊剩余不多的窗口期,從400米逼近到140米,三次開炮,終于命中了目標。眼見“火蜂”冒出火花和黑煙,徐開通這才轉而全神貫注地駕駛戰(zhàn)機。當殲六降到較低的高度,恢復正??刂茽顟B(tài)后,他這才長長地吁出一口氣。
這是中國空軍第一次擊落美軍無人偵察機,并由此開始了打無人機的吃雞游戲。從1964年到1967年,殲六戰(zhàn)機共擊落11架美軍無人機,1966年到1970年,更先進、高空性能更好的殲七戰(zhàn)機也擊落7架美軍無人機。
這樣加起來,我軍總共至少18架美軍高空偵察無人機。要知道,即使是現在的各個戰(zhàn)場上,擊落一架大型無人機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,更何況60年前?中國飛行員利用戰(zhàn)機的極限性能,僅僅依靠機炮,便取得如此大的戰(zhàn)績,真心為他們點贊!
值得一提的是,被擊落的“火蜂”無人機殘骸,給我們提供了免費的樣本,促進了我國無人機的發(fā)展,恐怕這是美國人也沒有想到的吧。
企業(yè)簡介
吉林龍航無人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,成立于2016年2月,公司是一家以無人機研發(fā)生產、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培訓、無人機行業(yè)應用服務、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為主營業(yè)務的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》,現在長春和沈陽擁有超過100萬平米專用無人機飛行空域、2000平米無人機實訓教室、獨立的無人機運營中心和無人機技術服務中心,超過100架的各類型無人機,可滿足各行業(yè)的無人機培訓及應用需求。
編輯:周佳慧
審核:周 爽
掃碼關注我們